释课元微

 

荀注:

课,即四课。课之本义为“责察”,需要责察之处。卜者只有洞察、追问四课,方可继续演绎六壬。

释课,解释四课的演绎;元微,本原且细致。

前文的神将是符号与意义。自此处起,诸君将进入机制的庙堂,学习六壬的逻辑演绎,理解其构筑系统的方式。

天地合一,形成双盘融合;特定的时空下,由双盘衍生四课;四课演绎演绎出三传;五行、六亲、神煞随附各处。此四步即六壬的全部。第一步是环境,第二步是时机,第三步是剧本,第四部是色彩。前两步为底,使方寸不乱;最后一步是饰,图锦上添花。前者太稳,后者太散,皆与理性相悖。唯有那第三步,给人的逻辑留足了空间。

此步古称“九宗门”,即发三传的九种逻辑。所谓“发三传”,即从四课演绎出三传,正是此章主旨。

掌握下述九种逻辑,便登六壬庙堂,深解理思、烛照微元,对人生万事皆皆有裨益。它不只是技法,更是先辈对世事的深刻总结,甚而可归哲学。

 

 

 

贼摄

四课一克下,便是发用神。

若兼上下克,贼上作初因。

 

荀注:

四课中只有一处近克(同课之上下克),即演绎“贼摄”机制。

有近克的那一课,上神发用。

近克分两种:下克上、上克下。前者简称“贼”、后者简称“摄”。若四课中同时有一摄、一贼,则优先贼,其上神发用。这贯穿始终,贼永远优先于摄。

地盘中,发用(初传)的上神为中传,中传的上神为末传。这种方法,称为“中末递取”。

 

 

比用

四课有多克,择一比日者。

日干比神用,阳阳或阴阴。

 

荀注:

四课中有多处同种近克,即在那种近克中演绎“比用”机制。

有近克的课中,若只有一课上神与日干之阴阳性相同,其上神发用。

原文“比”之义,即阴阳性相同,阳神比阳干,阴神比阴干。取唯一的比者发用。

须注意,若同时有贼与摄,永远优先贼——


  •  一贼,演绎“贼摄”;
  • 多贼,在贼中演绎“比用”;
  • 无贼一摄,演绎“贼摄”;
  • 无贼多摄,在摄中演绎“比用”。


中末递取。

 

 

涉害

皆比皆不比,涉害深为始。

涉害比又似,刚柔上日辰。

 

荀注:

演绎“比用”时,若发现存在多比(多课上神皆与日干阴阳相同),或者不存在比(所有上神与日干阴阳相反),即演绎“涉害”机制。

分别让这多课上神“降世”,即从天上下凡。方法是,依照地支顺序,让它从其天盘所在一路走到地盘所在。神沿途邂逅其他地支,自然会与之生克。计算其一路“受克几次”。受克最多的,应当发用。这个逻辑,就叫“涉害”,涉足了多少危害。

神(形而上者)下凡为俗物,一路涉害,逐渐被苦难淬炼成有形实体。涉害越多,越现实,越激烈,便可能是主要矛盾。

倘若受克次数还是相同,那就用“孟仲季准则”,看这些课的下神是孟(寅申巳亥)?是仲(子午卯酉)?是季(辰戌丑未)?优先孟,其次仲,最弱季。依此发用。

若这也相同,即祭出杀招——以日干、日支定初传——


  • 阳日以第一课之上神(日干上神)为初传;
  • 阴日以第三课之上神(日支上神)为初传。


中末递取。

贼摄、比用、涉害,统称“近克机制”。

 

 

 

遥克

全无临近克,遥射如弹弓。

他课有摄日,即选作初传。

若无诸遥摄,方用日贼神。

或又遇两歧,比者用为良。

 

荀注:

近克是贼摄、比用、涉害的前提。无近克,此三种机制即成无源之水,何以解忧?

无近则用遥——日干与第二三四课的上神有克,称“遥克”。近克如剑刃,遥克如弓箭。皆是摧破之器,无非远近而已。

全无近克,且日干与第二三四课的上神有克,即演绎“遥克”机制。

若只有一课上神与日干有克,则其上神发用。若有多课上神皆与日干有克,则演绎“比用”,乃至“涉害”,与前文一致。

遥克也而分为两种——遥摄、遥贼。其他课之上神克日,称“遥摄”;日去克其他课之上神,称“遥贼”。

中末递取。

 

 

昴星

四课无遥克,昂首观昴星。

刚日用酉上,柔视酉何停。

阳中辰末日,阴中日末辰。

虎视或蛇藏,偏从安处惊。

 

荀注:

前文四种,或近克或遥克,前提皆是克。若无克又如何?

既无近克,又无遥克,即演绎“昴星”机制。

克,本义为凿击硬物,是拿更硬之锐器去撞击相对脆弱之物,刀劈斧砍、白刃疾斗,伴随清亮声音和四溅火花。所以才引申为主宰或征服。在术数眼中,克是杀机,至惊至危,难以逃避。在我看来,正是是为了面对克、把握克、战胜克,六壬才得以诞生。它名如春水,实沥剑光。其系统与剑术无异,种种逻辑无非是告诉卜者——杀招何处来。看似磅礴浩渺,实则与生活一致,处处皆杀,步步成险。人的每一刹那,只是在杀着昨日,或克制假想敌。

既无实质的克,就要找替代。前文已述,克之性质,硬且清且亮,锐利而肃杀,惊危又与征服有关。以此性质去寻相似之象,先辈找到了“金”,泛指一切金石、兵器、工具。也找到了“秋”,除了清亮、萧肃之感外,也许还受到秋后战争的农耕习惯影响,是杀机之始。

金、秋、杀,于是融贯一体,在术数中,它们等同,凡与金有关者,皆有杀伐、危险之义。由于重视天文观星,先辈在秋季给一个星宿赋义——昴宿。它是酉(金牛座)上的星团,酉是金极旺之地,亦是中秋八月。更巧合的是,昴宿为雾状,如发光水雾,天空清朗时(秋夜),便可看到幽烁之光。我国古文献中,昴宿有聚集、旌旗之义,恐怕由季节性的整军备战而来。在西方占星术中,昴宿亦凶。

于是,称为“昴星”。无克寻昴,成为公理。

像此类无法以克为准则的机制,还要参酌当日的干支,因为日作为时间范畴,不长不短,既是刹那与永恒的桥梁,又是测定时机的风标。日干之阴阳性尤为敏感,常作划分群类的依据——


  • 无近无遥,日干为阳,酉(昴星所在)之上神发用,中传为辰上(日支上神)、末传为日上(日干上神)。
  • 无近无遥,日干为阴,酉(昴星所在)之下神发用,中传为日上(日干上神)、末传为辰上(日支上神)。


为何不中末递取?

中末能够递取,乃是基于克之有力。第一推动力必须足够强,万物方可自然延伸。否则便寻求他法,一般以日干、日支为准绳。

 

 

别责

双课为一体,亦无近无遥。

刚用干所合,柔取支三合。

干合上作初,三合进发用。

刚三柔六课,中末干上寄。

  

荀注:

无近克无遥克,四课中有两课相同,即演绎“别责”机制。

每课皆有上下两神组成,若两课的上下神相同,则称“双课一体”,视为同一课。亦即,看似四课,实则三课,由于其中两课相同,便凭空少了一课。

这很特殊,亦称为“课体残缺”。诸君须知,前文所谈的克(杀机)是一码事,此处课体残缺是另一码事。因为克要从课中来,所以课比克更为根本,课体残缺就很重要。

课为体,克为用。课给克铺垫基础,克凭机制去发用。因此,课体残缺,是基础性的残疾,比昴星更弱。需要单独建模,仍然依准日干、日支——

阳日,一课(日干所在)与四课相同,日干所在是实,所以一课是实,残缺四课。四课为内,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残缺于日支(掌管三四课),所以发用要抛弃日支、重用日干。

寻与日干相合者(如甲己合),取其寄宫之上神发用。中末皆为日干之上神。

阴日,三课(日支所在)与二课相同,日支所在是实,所以三课是实,残缺二课。二课而为外,其内充沛其表颓猥,残缺于日干(掌管一二课),所以发用要抛弃日干、重用日支。

寻与日支三合者(如申子辰),取其顺时针之下一位发用。中末皆为日干之上神。

 

八专

八专无近克,阴阳有顺逆。

刚顺极阳数,柔逆极阴行。

皆数三为用,中末日上吟。

三传叠日辰,飞散莫重临。

 

荀注:

无近克,一课与三课相同,即演绎“八专”机制。

别责是残缺一课,八专是残缺两课。

因为一课递取二课,三课递取四课,递取法相同,所以一旦一课与三课相同,二课与四课必定相同。同时出现两组完全相同的课,每一组残缺一课,总共就残缺两课。

其根源为,日支恰好是日干的寄宿之宫,导致内(日支)外(日干)一体化。这有很多意义,比如男女交合、内外私通、扁平管理等,皆为媾和失序之象。颇有比翼双飞之貌,它也道出此中真相——所谓爱情,无非是两处残缺、一温肉体。

与别责类似,依准日干、日支,求其发用——

阳日,一课上神(阳中之阳)顺数三位,取为发用。日干上神为中末。

阴日,四课上神(阴中之阴)逆数三位,取为发用。日干上神为中末。

此机制稍显魔幻,诸君或有如下疑问


  • 为何阴日是四课(而非日支)?
  • 为何数三位(而非寻找三合)?


前者是由于内外皆缺,日干、日支皆不足恃,只能放弃时机,转用彻底的阴阳。至于后者,数三位也是合,只是并非三合,而是占星术中的六合(六十度相位),这种合虽力量更小、但联结更紧,有理由认为,先辈有鉴于此,让更残缺的八专发用更紧密的六合,所谓远水不解近渴,虽然一寸短一寸险,但短匕易用,更宜急卫。

伏吟

伏吟见相克,仍以克为用。

伏吟无近克,刚柔上日辰。

递刑作中末,可有自刑者?

次传归人宅,末传冲即占。

 

荀注:

月将与占时相同,即演绎“伏吟”机制。

天地两盘的融合,借由“月将加时”完成。

一旦月将和占时相同,月将加时,就变为自己覆盖自己,所有十二神皆随之自覆。天地本该参差,诸神交互,错落之间才会迸发生机、杀机与可能性。如今神皆自覆,如对镜自恋,亦或卧床病患,可堪何用?此现象,可称“天地自闭”,古称伏吟。

六壬的步骤是——天地合盘衍生四课,四课衍生三传。贼摄、比用、涉害、遥克、昴星,是在课中论克;别责、八专是课体本身残缺;伏吟、反吟(后文)则是盘体的特殊。克、课体、盘体,为回溯。盘体的特殊,最为根本。

正是因此,伏吟含摄了课体与克,所以有克或无克、课体是否残缺,皆为伏吟。


  • 有近克,伏吟,则依近克机制发用。
  • 无近克,阳日伏吟,则日干上神发用。
  • 无近克,阴日伏吟,则日支上神发用。


而中末的取法,上述三者皆同——

初传所刑之神,为中传;中传所刑之神,为末传。(但若初传自刑,就转而取日支上神为中传;若中传自刑,就取中传所冲之神为末传。)

 

返吟

返吟有近克,传亦克三连。

来去初共末,通灵颠倒颠。

返吟无相克,辰冲井栏射。

支上奔驿马,中冲末刑神。

 

荀注:

月将与占时相冲,即演绎“反吟”机制。

类似伏吟,反吟盘式是神皆互冲,动无止息,张力极大。可称“天地动乱”。


  • 有近克,则依近克机制发用,中末递取。
  • 无近克,则以日支的驿马发用,初传所冲为中传,中传所刑为末传。


反吟无克则寻马,是以“动”代克。马为术数之动,盘式亦好动,顺水推舟而已。

 

再注:

伏吟无近克时,有一分歧。

另一方法是——中传为日支上神,末传为日干上神,不须冲取中、刑取末。

注者采用《心镜》原文,诸君自鉴。




继续:大格

  • 无标签

3 评论

  1. 匿名用户 发表:

    写得太棒了,像读武林秘籍一样
  2. 匿名用户 发表:

  3. 匿名用户 发表:

    遥克那里,如果同时有遥贼和遥摄,是优先取遥贼的规则吗?另外,别责那里,最后中末传用日干上神,不是日支上神,是不是笔误?前面不是说重日支吗?
写评论...